涉笔成雅 |
拼音 shè bǐ chéng yǎ 注音 ㄕㄜˋ ㄅ一ˇ ㄔㄥˊ 一ㄚˇ 解释 涉笔:动笔,着笔;雅:雅致。指动笔就雅致而不落俗套。 出处 清·毛先舒《诗辩诋》第一卷:“于物无择,而涉笔成雅;于思无豫,而往必造微。” 用法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写作。 感情 涉笔成雅是中性词。 繁体 涉筆成雅 近义 涉笔成趣 英语 make an interesting line as it comes by itself |
一笔勾消 |
拼音 yī bǐ gōu xiāo 注音 一 ㄅ一ˇ ㄍㄡ ㄒ一ㄠ 解释 亦作“一笔勾销”。全部取消之意。 出处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:“我们不少的是银子,匡得将来买上买下。再央一个乡官在太守处说了人情,婚约一纸,只须一笔勾消。” 例子 可见你们男人的心是狠的,一翻了脸,就把前情一笔勾消。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二十九回 用法 作谓语、宾语;指帐务等。 感情 一笔勾消是中性词。 繁体 一筆勾消 近义 一笔勾销 俄语 вычерекнуть из п |
振笔疾书 |
拼音 zhèn bǐ jí shū 注音 ㄓㄣˋ ㄅ一ˇ ㄐ一ˊ ㄕㄨ 解释 振:挥动;疾:迅速。挥动笔杆,急速地写起来。形容文思敏捷或写字的速度很快。 出处 《清朝野史大观·学使以快短明衡文》:“题纸一下,不可构思,振笔疾书,奔往交卷。” 用法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写作等。 感情 振笔疾书是中性词。 |
走笔题诗 |
拼音 zǒu bǐ tí shī 注音 ㄗㄡˇ ㄅ一ˇ ㄊ一ˊ ㄕ 解释 走笔:笔划得很快,指快速地写;题:写。形容才思敏捷。 出处 元·马致远《青山泪》第四折:“……爱他那走笔题诗,出口成章。” 用法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 感情 走笔题诗是中性词。 |
走笔成章 |
拼音 zǒu bǐ chéng zhāng 注音 ㄗㄡˇ ㄅ一ˇ ㄔㄥˊ ㄓㄤ 解释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了文章。形容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。 出处 元·关汉卿《谢天香》第四折:“况此妇人走笔成章,吟诗谓赋。” 例子 明·无名氏《浣花溪》第二折:“胸藏锦绣,口吐珠玑,走笔成章,无不通晓。” 用法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作文等。 感情 走笔成章是中性词。 近义 下笔成章、下笔成文、走笔成文 反义 江郎才尽、搜索枯肠 |
一笔勾断 |
拼音 yī bǐ gōu duàn 注音 一 ㄅ一ˇ ㄍㄡ ㄉㄨㄢˋ 解释 同“一笔勾消”。 出处 宋·陈亮《与吴益恭书》:“此事今已一笔勾断云云。” 例子 倘我人朝,曹公仁德,则一笔勾断;倘若不仁,就死于帝都。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下 用法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 感情 一笔勾断是中性词。 繁体 一筆勾斷 |
笔老墨秀 |
拼音 bǐ lǎo mò xiù 注音 ㄅ一ˇ ㄌㄠˇ ㄇㄛˋ ㄒ一ㄡˋ 解释 指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。 出处 明 宋濂《跋东坡书〈乳泉赋〉后》:“李侍郎微之,谓笔老墨秀,挟海上风涛之气,当为海内苏书第一,诚知言也。” 用法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文笔。 感情 笔老墨秀是中性词。 繁体 筆老墨秀 |
持橐簪笔 |
拼音 chí tuó zān bǐ 注音 ㄔˊ ㄊㄨㄛˊ ㄗㄢ ㄅ一ˇ 解释 谓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,以备顾问。 出处 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持橐簪笔,事孝武皇帝数十年。” 用法 作谓语、宾语;多用于秘书等。 感情 持橐簪笔是中性词。 繁体 持橐簮筆 |
江淹梦笔 |
拼音 jiāng yān mèng bǐ 注音 ㄐ一ㄤ 一ㄢ ㄇㄥˋ ㄅ一ˇ 解释 传说南朝梁江淹夜梦郭璞索还五色笔,尔后为诗遂无佳句。后因以“江淹梦笔”喻才思减退。 出处 元·白朴《恼煞人》:“宋玉悲秋愁闷,江淹梦笔寂寞,人间岂无成与破。” 用法 作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 感情 江淹梦笔是贬义词。 繁体 江淹夢筆 近义 江郎才尽、江淹才尽 反义 梦笔生花 |
下笔便就 |
拼音 xià bǐ biàn jiù 注音 ㄒ一ㄚˋ ㄅ一ˇ ㄅ一ㄢˋ ㄐ一ㄡˋ 解释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了文章。形容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。 出处 《北史·魏收传》:“诏试收为封禅书,收下笔便就不立稿。” 用法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作文等。 感情 下笔便就是中性词。 近义 下笔成篇、走笔成章、走笔成文 反义 江郎才尽 英语 write with ease and complete forthwith |
信笔涂鸦 |
拼音 xìn bǐ tú yā 注音 ㄒ一ㄣˋ ㄅ一ˇ ㄊㄨˊ 一ㄚ 解释 信:听凭,随意;信笔:随意书写;涂鸦:比喻字写得很拙劣,随便乱涂乱画。形容字写得很潦草。也常用作自谦之词。 出处 唐 卢仝《示添丁》诗:“不知四体正困惫,泥人啼哭声呀呀。忽来案上翻墨汁,涂抹诗书如老鸦。” 例子 清·李渔《意中缘·先订》:“僻处蛮乡,无师讲究,不过信笔涂鸦。” 用法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常用作自谦之词。 谜语 随笔 感情 信笔涂鸦是贬义词。 |
下笔成章 |
拼音 xià bǐ chéng zhāng 注音 ㄒ一ㄚˋ ㄅ一ˇ ㄔㄥˊ ㄓㄤ 解释 章:文章。形容富有才华;思路敏捷。一动笔就能写成文章。 出处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陈思王植传》:“言出为论,下笔成章。” 例子 这学生天资聪颖,文思敏捷,下笔成章,将来未可限量。 正音 “章”,不能读作“zāng”。 辨形 “章”,不能写作“张”。 辨析 下笔成章和“出口成章”;都指人思维敏捷。但下笔成章指写得快;而“出口成章”偏重指善于言谈;话说出来就成了文章。 |
笔削褒贬 |
拼音 bǐ xuē bāo biǎn 注音 ㄅ一ˇ ㄒㄩㄝ ㄅㄠ ㄅ一ㄢˇ 解释 笔:记载。削:删改。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,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。原指孔子作《春秋》,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。也指用文字褒扬、贬斥人或事。 出处 清·皮锡瑞《经学历史·经学开辟时代》:“《春秋》自孔子加笔削褒贬,为后世立法,而后《春秋》不仅为记事之书。” 用法 作宾语、定语;指修改文章。 感情 笔削褒贬是中性词。 繁体 筆削褒貶 |
形诸笔墨 |
拼音 xíng zhū bǐ mò 注音 ㄒ一ㄥˊ ㄓㄨ ㄅ一ˇ ㄇㄛˋ 解释 形:描写;诸:“之于”的合音。用笔墨把它写出来。 出处 鲁迅《 的“关”》:“但若形诸笔墨,昭示读者,自以为得了这作品的魂灵,却未免象后街阿狗的妈妈。” 例子 但若形诸笔墨,昭示读者,自以为得了这作品的魂灵,,却未免象后街阿狗的妈妈。鲁迅《〈出关〉的“关”》 用法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写作。 感情 形诸笔墨是中性词。 繁体 形諸筆墨 近义 形之笔墨 英语 commit to writing( |
下笔有神 |
拼音 xià bǐ yǒu shén 注音 ㄒ一ㄚˋ ㄅ一ˇ 一ㄡˇ ㄕㄣˊ 解释 写起文章来,文思泉涌,如有神力。形容才思敏捷,文章写得又快又好。亦作“下笔如神”、“下笔如有神”。 出处 唐·王勃《绵州北亭公宴序》:“五际飞文,想群众之不让;一言留赠,知下笔之有神。” 例子 林徽因《究竟怎么一回事》:“一方面似是藉力于平时不经意的准备,‘下笔有神’的妙手偶然拈来。” 用法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作文等。 感情 下笔有神是中性词。 繁体 下筆有神 |
走笔疾书 |
拼音 zǒu bǐ jí shū 注音 ㄗㄡˇ ㄅ一ˇ ㄐ一ˊ ㄕㄨ 解释 走笔:笔行得很快;疾书:快速地写。形容写字熟练、快速。也形容文思敏捷,文章写起来很快。 出处 例子 他走笔疾书,很快完成一篇大作 用法 作谓语;用于书面语。 感情 走笔疾书是中性词。 |
刀笔老手 |
拼音 dāo bǐ lǎo shǒu 注音 ㄉㄠ ㄅ一ˇ ㄌㄠˇ ㄕㄡˇ 解释 刀笔: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。指代办文书的小吏。 出处 《动摇》:“你老兄是刀笔老手,所以非请你帮助不可了。” 例子 他是小镇有名的刀笔老手 用法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文痞。 谜语 刀笔吏 感情 刀笔老手是中性词。 繁体 刀筆老手 近义 刀笔之吏 英语 an old stager versed in charge of legal documents |
如椽之笔 |
拼音 rú chuán zhī bǐ 注音 ㄖㄨˊ ㄔㄨㄢˊ ㄓ ㄅ一ˇ 解释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。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,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。 出处 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王徇传》:“徇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,既觉,语人云:‘此当有大手笔事。’” 用法 作主语、宾语;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。 感情 如椽之笔是中性词。 繁体 如椽之筆 近义 如椽大笔 英语 a masterly writing |
孟诗韩笔 |
拼音 mèng shī hán bǐ 注音 ㄇㄥˋ ㄕ ㄏㄢˊ ㄅ一ˇ 解释 孟郊的诗,韩愈的文笔。指诗文佳作。 出处 唐·赵璘《因话录》第三卷:“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,韩公文至高,孟子长五言,时号孟诗韩笔。” 用法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称赞文章等。 感情 孟诗韩笔是中性词。 繁体 孟詩韓筆 |
神来之笔 |
拼音 shén lái zhī bǐ 注音 ㄕㄣˊ ㄌㄞˊ ㄓ ㄅ一ˇ 解释 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。形容作品、文句精彩。 出处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37回:“这三张东西,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,真是神来之笔。” 例子 周作人《知堂回想录》:“自己也觉得仿佛是神来之笔,如用别的韵语形式去写,便决不能有此力量。” 正音 “之”,不能读作“zī”。 辨形 “笔”,不能写作“比”。 用法 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 感情 神来之笔是褒义词。 |
一笔抹杀 |
拼音 yī bǐ mǒ shā 注音 一 ㄅ一ˇ ㄇㄛˇ ㄕㄚ 解释 比喻轻率地把成绩、优点全部否定。 出处 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》:“遂将前后爱书,一笔抹杀。” 例子 鲁迅《二心集 我们要批评家》:“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,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。” 用法 偏正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 谜语 禾 感情 一笔抹杀是贬义词。 繁体 一筆抹殺 近义 一笔勾销、一笔抹煞 英语 cut to the bone(reject offhand) 俄语 огульно отрицáть 德语 etwas mit einem Federstrich zunich |
意前笔后 |
拼音 yì qián bǐ hòu 注音 一ˋ ㄑ一ㄢˊ ㄅ一ˇ ㄏㄡˋ 解释 谓先构思成熟,然后下笔,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现。 出处 晋·卫铄《笔阵图》:“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,心手不齐,意后笔前者败;若执笔远而急,意前笔后者胜。” 例子 明·丰坊《笔诀》:“意前笔后者,熟玩古帖,于字形大小,偃仰、平直、疏密、纤秾,蕴藉于心。” 用法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写作等。 感情 意前笔后是中性词。 繁体 意前筆后 近义 意在笔先、意在笔前 反义 意后笔前 |
笔参造化 |
拼音 bǐ cān zào huà 注音 ㄅ一ˇ ㄘㄢ ㄗㄠˋ ㄏㄨㄚˋ 解释 造化:创造化育。一支笔参与了创造化育。形容文笔高妙。 出处 唐·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笔参造化,学究天人。” 用法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文笔。 感情 笔参造化是中性词。 繁体 筆參造化 |
笔底生花 |
拼音 bǐ dǐ shēng huā 注音 ㄅ一ˇ ㄉ一ˇ ㄕㄥ ㄏㄨㄚ 解释 比喻文章写得生动、出色。 出处 谢冕《远方的星》:“有的同学则富于想象,笔底生花,具有当诗人的气质。” 例子 她笔底生花,下笔千言 用法 作谓语;指文章写得好。 感情 笔底生花是中性词。 繁体 筆底生蘤 近义 笔头生花 英语 flowery expression(have a ready pen) 日语 筆の先から花が咲きだすように文章が上手に書かれている形容 |
笔头生花 |
拼音 bǐ tóu shēng huā 注音 ㄅ一ˇ ㄊㄡˊ ㄕㄥ ㄏㄨㄚ 解释 形容诗文写得绚丽多采,非常漂亮。亦作“笔底生花”、“笔下生花”。 出处 唐·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卷十:“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,后天才赡逸,名闻天下。” 例子 他很想笔头生花 用法 作谓语、宾语;指文章写得好。 感情 笔头生花是中性词。 繁体 筆頭生蘤 近义 笔底生花 英语 write like an angel |